本報北京7月25日訊 記者李娜記者今天從公安部了解到,經過公安機關前一階段的集中清理整治,網上違法有害信息數(shù)量已大幅下降,但網上涉槍、詐騙等信息依然有其生存空間,微博、論壇、供求信息發(fā)布網站等是其傳播的主要渠道。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wèi)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些違法網站屢關屢開、網絡違法犯罪屢打不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基礎電信運營商和增值接入服務商對接入網站合法資質審查不嚴,違規(guī)給未備案網站,甚至是公安機關關閉的違法網站提供接入,導致違法信息屢禁不止。
據(jù)介紹,由于違法網站開辦人、手機用戶多為非實名;一些不法網絡服務商為違法網站”輸血送電”,提供經濟支持,也提高了公安機關的打擊難度,增加了打擊成本。在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的違法網站中,83.5%以上未備案或備案信息虛假,關停的5000余個涉嫌違法犯罪人員手機號碼中,90%以上未登記或使用虛假身份登記。受經濟利益驅動,一些網絡廣告服務、支付服務、接入服務商放任縱容違法有害信息傳播,甚至與違法網站結成利益鏈條,為違法網站投放廣告,提供支付服務和違規(guī)接入服務。